咨询热线

15538392218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守护地下作业安全:隧道逃生管道的选型与安装要点

守护地下作业安全:隧道逃生管道的选型与安装要点

更新时间:2025-09-10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4
  在隧道工程建设中,地质条件复杂、施工环境密闭等特点,使得坍塌、透水等突发风险始终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。隧道逃生管道作为地下作业的“生命通道”,是突发事故发生时人员快速撤离的关键保障。其选型是否科学、安装是否规范,直接决定了应急逃生的效率与成功率。本文将从选型核心要素与安装技术要点两方面,系统梳理隧道逃生管道的安全应用标准,为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实践指南。

 

  一、选型: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
  选型需兼顾抗压性能、抗冲击性、便携性与经济性,同时满足应急逃生的空间需求与环境适应性,避免因选型不当导致“通道失效”。具体需重点关注以下维度:
  (一)材质选型:优先选择高强度、耐腐蚀材料
  传统逃生管道多采用钢管或普通塑料管道,但钢管重量大、安装不便,且易因锈蚀降低使用寿命;普通塑料管道则存在抗压强度不足、低温易脆裂等问题。当前行业主流推荐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-PE)管道,其优势显著:
  抗压抗冲击能力强:该材质的冲击强度是普通钢管的2-3倍,抗压强度可达20MPa以上,即便隧道发生局部坍塌,管道也能保持结构完整,避免被碎石砸破或挤压变形;
  耐腐蚀与耐候性佳:可耐受隧道内潮湿环境、地下水侵蚀及酸碱介质影响,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,无需频繁更换;
  重量轻且易拼接:密度仅为钢管的1/8,单根6米长管道重量不足50kg,2-3名工人即可完成搬运与安装,大幅降低施工强度;同时采用法兰连接或快速卡扣连接,拼接效率高,应急情况下可快速延伸管道长度。
  此外,在腐蚀性很强的隧道环境(如含硫地质)中,可选用不锈钢复合管道,通过外层不锈钢的耐腐蚀特性与内层聚乙烯的抗冲击性结合,进一步提升管道适用性。
  (二)规格确定:匹配人员通行与应急需求
  规格需以“保障人员快速撤离”为核心,同时兼顾管道铺设的灵活性。根据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》(JTG/T 3660-2020)要求,结合实际施工经验,推荐以下规格标准:
  内径尺寸:最小内径不得小于800mm,确保体型较大的作业人员(含携带简易救援工具)可顺畅通过,避免因空间狭窄延误逃生时间;对于长度超过1000米的长隧道,建议将内径提升至1000mm,同时在管道内每隔50米设置一处“避让平台”,方便双向逃生时人员错峰通过;
  壁厚与长度:壁厚需根据隧道埋深与地质风险等级确定,一般情况下不小于15mm,埋深超过50米或地质条件复杂(如破碎岩层)的隧道,壁厚应不低于20mm;单根管道长度推荐为6米,既便于运输与存储,又能减少拼接接口数量,降低漏水、漏气风险;
  颜色与标识:管道外壁需采用高可见度的橘红色,并每隔2米喷涂反光标识(如“逃生通道→”),同时在管道入口、转弯处设置LED警示灯,确保突发断电或光线昏暗时,人员能快速识别逃生方向。
  (三)附加功能:提升应急逃生便利性
  为进一步优化逃生体验,选型时可考虑管道的附加功能设计:
  内置扶手与防滑层:在管道内壁每隔1.5米设置一处塑料扶手,方便人员在管道内支撑前进;管道底部铺设防滑橡胶垫,避免因管道内积水导致人员滑倒;
  应急供氧接口:长隧道逃生管道需每隔100米预留供氧接口,可与隧道内应急供氧系统连接,在缺氧环境下为逃生人员提供氧气支持;
  通讯线缆通道:管道内壁可预留直径50mm的线缆槽,用于铺设应急通讯线缆,确保逃生过程中人员能与地面指挥中心保持联系。
  二、安装:规范施工保障通道畅通
  即便选用优质的逃生管道,若安装不规范,仍可能导致通道堵塞、断裂等问题。安装过程需严格遵循“分段铺设、全程固定、实时检查”原则,重点把控以下技术要点:
  (一)安装位置:贴合施工进度,覆盖风险区域
  安装需与隧道施工进度同步,确保“施工到哪里,通道铺到哪里”,避免出现“施工超前、通道滞后”的安全盲区:
  常规铺设位置:管道应平行于隧道掌子面(开挖工作面)铺设,距离掌子面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,确保突发事故时人员能在1分钟内进入逃生通道;管道宜铺设在隧道两侧的人行道下方或侧沟旁,避免占用施工主通道,同时减少施工机械对管道的碰撞;
  特殊区域调整:在隧道转弯处,管道需采用曲率半径不小于5米的弯头连接,避免直角转弯导致人员通行受阻;在断层破碎带、涌水风险区等高危区域,需在管道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防护层,同时将管道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(如钢拱架)固定连接,防止管道因塌方移位;
  多掌子面隧道:对于采用双掌子面施工的隧道,需在两个掌子面之间单独铺设横向逃生管道,管道内径不小于800mm,且两端分别与两侧主逃生管道连通,形成“环形逃生网络”。
  (二)连接与固定:确保密封牢固,避免移位变形
  管道连接与固定是安装环节的核心,直接影响通道的密封性与稳定性:
  连接方式选择:优先采用法兰连接+橡胶密封圈的方式,法兰盘需采用高强度碳钢材质,螺栓间距不大于100mm,确保接口处密封严密,防止地下水或有毒气体渗入管道;应急情况下可采用快速卡扣连接,卡扣需选用镀锌钢板材质,每个接口至少设置4个卡扣,确保连接强度;
  固定措施:管道需通过“托架+锚杆”双重固定,托架采用∠50×50×5mm的角钢制作,每隔3米设置一个,托架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通过直径20mm的膨胀锚杆连接,锚杆深度不小于300mm;对于坡度大于10°的隧道,需在管道底部增设防滑挡块,挡块高度不小于100mm,防止管道因重力下滑;
  接口防护:连接完成后,需在接口外侧缠绕3层防水胶带,并涂刷环氧树脂防腐层,防止接口处因地下水侵蚀出现锈蚀或漏水,同时避免接口处出现尖锐凸起,划伤逃生人员。
  (三)验收与维护:建立全周期管理机制
  安装完成后,需通过严格验收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,同时建立日常维护机制,保障通道长期畅通:
  验收标准:验收时需重点检查以下内容:管道内径、壁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;接口连接是否牢固,密封性能是否良好(可通过水压试验检测,试验压力不小于0.5MPa,保持30分钟无渗漏);固定装置是否稳定,管道是否存在移位、变形;标识与警示灯是否清晰可见,应急功能(如供氧、通讯)是否正常;
  日常维护:安排专人每日对逃生管道进行检查,重点排查管道是否被施工材料堵塞、接口是否松动、固定装置是否损坏;每周对管道进行一次清洁,清除管道内的积水、杂物;每月对管道的抗压性能与应急功能进行一次检测,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;
  应急演练:结合隧道施工进度,每季度组织一次逃生管道使用演练,让作业人员熟悉逃生路线、管道使用方法及应急注意事项,确保突发事故时人员能快速、有序撤离。

联系我们

郑州合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汴路127号A座18层1802-1号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
  • 联系人:郭经理
  • QQ:3850073079
  • 电话:15538392218
  • 邮箱:3850073079@qq.com

扫一扫 更多精彩

微信二维码

网站二维码